聞葉初秀才東歸

· 林逋
高鴻多北向,極目雨餘天。 春滿吳山樹,人登汴水船。 吟生千里月,醉盡一囊錢。 肯便懷鄉邑,時清復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鴻:高飛的大雁。鴻,大雁。
  •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 雨餘:雨後。(yú):同「餘」,剩下的、多餘的,這裏指雨停之後。
  • 吳山:泛指江南的山。
  • 汴水:古河流名,這裏借指通往北方的水路。
  • 吟生千里月:吟詩直到千里之外的月亮升起,意思是吟詩時間很長。
  • 醉盡一囊錢:把一袋子錢都用來買酒喝光了,形容盡情飲酒作樂。
  • 肯便:怎肯就。
  • 時清:時代清平。

翻譯

高飛的大雁大多都向北飛去,我用盡目力望向雨後初晴的天空。江南的山上滿是春天蓬勃的樹木,你登上了前往汴水的船隻。一路上吟詩直到明月高懸,盡情飲酒把袋中的錢財花光。你怎會就一心想着故鄉,如今時代清平你又正當年少。

賞析

這首詩是林逋送別葉初秀才東歸之作。首聯以「高鴻北向」「極目雨餘天」描繪出開闊悠遠的景象,既點明送別時節,又營造了一種空曠、略帶惆悵的氛圍。頷聯「春滿吳山樹,人登汴水船」,一句寫江南春景,生機勃勃,一句寫友人登船啓程,將眼前景與離別事相結合,動靜相宜。頸聯「吟生千里月,醉盡一囊錢」,通過想象友人一路上吟詩賞月、縱情飲酒的情景,生動展現出友人的灑脫不羈、風流快意,讓人感受到友人旅途的豐富與愜意。尾聯「肯便懷鄉邑,時清復少年」,表達了對友人的勸勉,希望他不要因思鄉而放棄在外的闖蕩,畢竟時代清平,青春正好,應有所作爲。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開闊,既有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又飽含對友人的鼓勵與期望 。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人稱“梅妻鶴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