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秀才道衝赴制舉
驚禽一辭巢,棲息無少安。
秋扇一離手,流塵蔽霜紈。
故侶不可追,涼風日已寒。
遠逢杜陵士,別盡平生歡。
逐客無印綬,楚江多芷蘭。
因居暇時遊,長鋏不復彈。
閱書南軒霽,緪瑟清夜闌。
萬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寬。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鴛鸞。
肅穆升內殿,從容領儒冠。
遊夏無措詞,陽秋垂不刊。
至今羣玉府,學者空縱觀。
世人希德門,揭若攀峯巒。
之子尚明訓,鏘如振琅玕。
一旦西上書,斑衣拂徵鞍。
荊臺宿暮雨,漢水浮春瀾。
君門起天中,多士如星攢。
煙霞覆雙闕,抃舞羅千官。
清漏滴銅壺,仙廚下雕槃。
熒煌仰金榜,錯落濡飛翰。
古來才傑士,所嗟遭時難。
一鳴從此始,相望青雲端。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驚禽:受驚的鳥兒。
- 巢:鳥窩。
- 棲息:停留休息。
- 少安:稍微安寧。
- 秋扇:秋天不再使用的扇子,比喻被遺忘的事物。
- 霜紈:潔白的絲織品,此處代指珍貴的衣物。
- 故侶:舊友。
- 追:追尋,此處指重逢。
- 涼風日已寒:形容時光流逝,氣候轉涼。
- 杜陵士:指韋秀才,杜陵是地名,唐代韋姓人才輩出。
- 印綬:古代官員的印信和系印的絲帶,象徵權力。
- 芷蘭:香草,比喻高潔的品格。
- 暇時遊:閒暇時光遊覽。
- 長鋏:古代劍的名稱,此處借指才華未展。
- 霽:雨後放晴。
- 緪瑟:琴瑟合奏,泛指音樂。
- 腹中寬:心情舒暢。
- 冬卿:唐代尚書省冬官令的別稱,此處指韋秀才的職位。
- 陽秋:古代史書的一種體裁,此處喻指韋秀才的學問。
- 羣玉府:古代藏書之處,比喻學識淵博。
- 希德門:嚮往美德的大門,比喻韋秀才的高尚品德。
- 琅玕:美玉,此處比喻韋秀才的才華。
- 斑衣:指老年穿的色彩斑斕的衣服,此處表示韋秀才年老有爲。
- 荊臺、漢水:泛指旅途中的景色。
- 煙霞、雙闕:皇宮的代稱。
- 仙廚:宮廷的廚房。
- 金榜:科舉考試的錄取名單。
- 熒煌:明亮。
- 錯落:參差不齊,形容書寫時的筆觸。
- 遭時難:遇到不利的時代背景。
- 青雲端:比喻高遠的仕途。
翻譯
一隻受驚的鳥兒離開巢穴,再也找不到片刻安寧。 秋天的扇子被人遺忘,留下的是灰塵覆蓋的華麗衣物。 舊朋友無法再追尋,涼風已經帶來寒冬的氣息。 遠方遇見杜陵的才子,告別了往昔的所有歡樂。 你沒有官職的標誌,但楚江邊的香草如你一般高潔。 在閒暇時你遊歷四方,不再彈奏閒置的長劍。 在南窗下的晴朗日子閱讀,夜晚的琴瑟聲清涼悠揚。 萬般景象都歸於寂靜,一杯酒卻能舒緩心胸。 回想當年玄宗時代,你在朝堂上位列顯貴。 謙遜地步入內殿,輕鬆地接受儒者的尊榮。 你的學問無人能及,如同不朽的經典。 直到今日,羣玉閣裏學者只欣賞你的著作。 世人皆嚮往美德的大門,攀登如攀登山峯般艱難。 而你,依然堅守明訓,才華如玉般璀璨。 一紙西上長安的奏章,斑駁衣衫拂過征馬鞍。 荊臺經歷夜晚的雨露,漢水承載着春天的波瀾。 皇帝的宮殿如天中升起,衆多才俊如繁星般聚首。 皇宮籠罩在煙霞中,百官圍繞歡慶。 銅壺裏的清漏聲聲,仙家的菜餚精美豐盛。 金榜之上光彩奪目,考生們揮毫潑墨。 自古以來的才子豪傑,常感嘆時運不濟。 從這一刻開始,你的鳴聲將響徹雲端,令人期待。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韋秀才赴制舉爲題,表達了對他的讚美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通過比喻和回憶,描繪了韋秀才的才華橫溢和高尚品格,如驚禽離巢、秋扇流塵,寓意他即將離開熟悉的環境,踏上嶄新的旅程。同時,詩中也寓言了韋秀才的學問深厚,如「遊夏無措詞」、「陽秋垂不刊」,暗示他的文章將被後人長久傳頌。詩人還表達了對韋秀才的鼓勵和祝願,希望他在科舉考試中一鳴驚人,登上青雲之路。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劉禹錫對人才的讚賞與對社會公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