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約訪林處士阻雨因寄

閒約諸公扣隱扃,江天風雨忽飄零。 方憐春滿王孫草,可忍雲遮處士星。 蕙帳未容登末席,蘭舟無賴寄前汀。 湖山早晚逢晴霽,重待尋仙入翠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隱扃(jiōng):指隱士的居所。「扃」,從外面關門的門閂、門環等,在此指門戶。
  • 王孫草:出自《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此處指生長茂盛的春草。
  • 處士星:指隱士,常以星象喻人。
  • 蕙帳:用蕙草做的帳子,這裏指隱士的居室。
  • 末席:指座位的末位,謙詞。
  • 蘭舟:指船的美稱。
  • 無賴:這裏表示無奈、無可如何。
  • 汀(tīng):水邊平地。
  • 晴霽(jì):雨止天晴。

翻譯

我悠閒地邀集諸位公侯去敲那隱士的門,誰知江天之間風雨突然降臨,四處飄零。正憐惜那春天裏長滿的茂盛春草,怎忍心讓雲彩遮住了隱士之星。我還沒資格登上那隱士的蕙帳,位居末席,無奈的船兒只好停在前面的水邊平地。湖山遲早會等到雨止天晴的時候,我會再次等待尋找仙人進入那翠綠的山屏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約訪林處士卻遇雨受阻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林處士的敬仰和期待之情。首聯描繪了詩人與衆人相約拜訪隱士,卻遭遇風雨的情景,爲下文的情感表達埋下伏筆。頷聯通過對春草的憐惜和對雲遮隱士的不忍,體現了詩人對隱士的關注和對美好事物被阻礙的遺憾。頸聯中,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隱士的敬重,認爲自己不夠資格進入其居室,同時也流露出因雨受阻的無奈。尾聯則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相信雨過天晴後,能夠再次尋仙入翠屏。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豐富的情感,表現了詩人對隱士生活的嚮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