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對月

南國風波遠,東門冠蓋回。 多情是明月,相逐過江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國:南方地區,這裏泛指南疆地帶。
  • 風波遠:指經歷的風浪、事件已經遠去; 風波:原指風浪,這裏借指人生經歷中的波折、動盪等情況 。
  • 東門:城的東門,這裏代指出發之地。
  • 冠蓋:原指官員的帽子和車蓋,這裏代指官員、使者; (guān):帽子; :車蓋 。
  • 多情:富有情感 。
  • 相逐:相互追逐、相隨 。

翻譯

南方那些動盪的日子已經漸漸遠去,我從東門出發踏上歸來路途。最具溫情的就是那一輪明月,緊緊追隨我一同渡過江水而來。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范仲淹細膩豐富的情感世界。首句「南國風波遠」,寥寥數字便奠定了歷史感和滄桑感,「風波」一詞隱喻着仕途的坎坷與人生的沉浮,讓人感受到詩人經歷風雨後的釋懷。「東門冠蓋回」描繪出一種有序莊嚴的場面,暗示着詩人結束南方事務後榮歸的情形。後兩句「多情是明月,相逐過江來」是全詩亮點,詩人將明月擬人化,賦予明月人的情感,明月像一位知己,始終相隨。此句以景襯情,將詩人內心的寧靜、對事物的細膩感知展現得淋漓盡致,借明月的陪伴表達了在歷經波折後找到慰藉的心境,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遠且溫暖的意境。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