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 其三 · 春日十二絶

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 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麥:大麥和小麥。
  • 傍水:靠近水邊。
  • 踏歌:古代的一種羣衆性歌舞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節拍,可以邊走邊唱。
  • 椎鼓:擊鼓,「椎」同「槌」(chuí),在這裏用作動詞,意爲用槌擊打。

翻譯

高處的田地裏大麥和小麥連接着 mountains,一片青色;靠近水邊的低窪田地還是綠油油的,尚未開耕。滿村的桃花和杏花盛開,春日的景色就像絢麗多彩的錦緞。人們唱着歌,擊打着鼓,就這樣熱熱鬧鬧地度過了清明時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新明麗的春日田園風光圖。前兩句「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將高低不同的田地景色進行對比描寫,高處的麥浪與青山相接,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青色;而低處靠近水邊的農田,綠水盪漾卻未開墾耕種,動靜結合,勾勒出田園的寧靜與閒適。後兩句「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則着重描繪了熱鬧的場景。滿村盛開的桃花和杏花,如同錦繡一般燦爛,營造出濃郁的春日氛圍。「踏歌椎鼓」生動再現了人們在清明時節載歌載舞、擊鼓歡鬧的歡樂景象,以樂景寫樂情,展現出鄉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表達了詩人對這充滿生機與歡樂的田園生活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