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祈樂歸河東

· 岑參
祁樂後來秀,挺身出河東。 往年詣驪山,獻賦溫泉宮。 天子不召見,揮鞭遂從戎。 前月還長安,囊中金已空。 有時忽乘興,畫出江上峰。 牀頭蒼梧雲,簾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颯颯生清風。 五月火雲屯,氣燒天地紅。 鳥且不敢飛,子行如轉蓬。 少華與首陽,隔河勢爭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滿關中。 置酒灞亭別,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時,爲謝五老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祁樂:人名,詩人送別的友人。
  • 後來秀:後起的優秀人才。
  • 挺身:奮勇向前。
  • 河東:地名,在今山西西南部 。
  • 詣(yì):到,往。
  • 驪山:山名,在今陝西臨潼東南,有溫泉。
  • 獻賦:獻上辭賦。
  • 溫泉宮:唐代宮殿,在驪山麓,以溫泉得名。
  • 從戎:參軍入伍 。
  • 乘興:趁着一時的興致。
  • 蒼梧:山名,在今湖南。這裏指畫作中山的形象。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同樣指畫作中山的形象。
  • 颯颯(sà):形容風聲。
  • 火雲屯(tún):夏日炎熱,火雲聚集。屯,聚集。
  •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常比喻遊子身世飄零。
  • 少華:山名,在今陝西華縣東南。
  • 首陽:山名,在今山西永濟南。
  • 灞亭:即灞陵亭,在長安東灞水邊,古人送別之處。
  • :問候。
  • 五老翁:可能指河東路當地的隱居高士 。

翻譯

祁樂你是後起的優秀人才,英勇地走出河東之地。往年你前往驪山,在溫泉宮獻賦給皇上。然而天子卻沒有召見你,於是你揮起馬鞭毅然去參軍。前月你回到長安,口袋裏的錢財已經花光。有時候你忽然趁着興致,能畫出江上秀美的山峯。牀頭好似呈現出蒼梧山的雲靄,竹簾下仿若有天台山的蒼松。恍惚間就像在高堂之上,颯颯間生出陣陣清風。五月時火雲聚集,熱氣把天地都燒得通紅。鳥兒都不敢在空中飛翔,可你出行卻如轉蓬般漂泊。少華山與首陽山,隔着黃河山勢爭奇鬥雄。新月從河面上升起,清輝灑滿了整個關中大地。我在灞亭擺酒爲你送別,高聲歌唱以敞開彼此的心胸。等你回到故鄉的時候,請替我問候那幾位隱居高士。

賞析

這首詩是岑參送別友人祁樂歸河東之作。開篇讚揚祁樂是後起之秀,寫出他自河東走出的不凡。接着敘述其獻賦未被召見而從戎的經歷,展現友人的坎坷。「前月還長安,囊中金已空」,簡單的語句描繪出祁樂歸來時的困窘。詩中描寫祁樂作畫部分充滿奇妙想象,生動展現作畫時帶來的獨特意境。「五月火雲屯」幾句,用極端炎熱的環境襯托祁樂漂泊遠行的不易。少華、首陽的描寫,以及新月升空之景,既增添路途風光的壯美,也暗示友人歸鄉途中的心境。結尾「置酒灞亭別,高歌披心胸」盡顯送別的不捨與豪情,囑託問候「五老翁」又給詩歌增添了一份鄉情和對友人故鄉隱者的敬意 。整首詩敘事、寫景、抒情融合自然,生動展現友人形象與彼此深厚情誼,情感真摯且層次豐富,有着獨特藝術魅力。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