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門 陳靈公

· 周曇
誰與陳君嫁禍來,孔寧行父夏姬媒。 靈公徒認徴舒面,至死何曾識禍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誰與:是誰給。
  • 孔寧、行父:指孔寧和儀行父,他們與陳靈公都與夏姬有不正當關係 。
  • 夏姬:春秋時期鄭國的公主,以美貌聞名,一生經歷複雜,引發諸多紛爭。
  • :媒介,這裏指孔寧和儀行父在陳靈公與夏姬之間牽線搭橋。
  • 徒認:僅僅認識。
  • 徵舒:夏姬之子。
  • 禍胎:災禍的根源。

翻譯

到底是誰給陳靈公帶來這災禍呢?正是孔寧和儀行父,他們充當了陳靈公與夏姬之間的牽線人。陳靈公僅僅只是認識了夏徵舒的面容,一直到死,恐怕都不曾真正明白災禍的根源究竟在哪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深刻地揭示了歷史事件背後的因果關係。通過對陳國國君陳靈公因與夏姬的混亂關係而招禍一事進行描寫。詩人開篇以疑問形式,點明是孔寧和儀行父促成了靈公與夏姬的風流韻事,這一源頭也爲後面埋下了禍根。「徒認」「何曾識」生動地刻畫了陳靈公的昏庸無知,他只看到了眼前的風流之事,卻絲毫沒有洞察到背後隱藏的巨大危機,最終自食惡果。這首詩借古諷今,警示後人要明辨是非,不可被慾望迷惑,忽視身邊潛在的危險與禍端。詩雖短小,卻有着深刻的歷史反思和人生啓示,是一首以史爲鑑的佳作 。

周曇

唐末詩人,曾爲國子直講。擅詠史詩,以概括敘述史事爲主,立意較平,然亦間有新意。《崇文總目》別集類四著錄《詠史詩》8卷。《全唐詩》存詩2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