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武進鄭明府

弦歌試宰日,城闕賞心違。 北謝蒼龍去,南隨黃鵠飛。 夏雲海中出,吳山江上微。 甿謠豈云遠,從此慶緇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絃歌試宰日:「絃歌」代指出任官職治理地方。「試宰」指初任縣令。在這裏說的是鄭明府初次擔任武進縣令的時候。
  • **城闕賞心違:「城闕」指宮城、京城;「賞心違」意思是心意不能順遂。
  • **北謝蒼龍去:「北謝」是告別京城向北。「蒼龍」借指京都。
  • **南隨黃鵠飛:「黃鵠」是一種大鳥。這裏說向南如黃鵠般飛赴任所,暗示其前往武進任職。
  • **氓謠豈雲遠:「氓謠」指百姓的歌謠。說百姓的歌謠很快就能聽到,意思是不久就能聽到他治理武進有很好的政績傳聞。
  • **緇衣:出自《詩經》,這裏比喻對爲官賢能者的讚美與擁戴。

翻譯

在你初次出任武進縣令治理一方的時候,卻不能如心意在京城之中享受閒適。告別京都而後向北,接下來你會如黃鵠般向南飛赴任所。夏日的雲海在大海之中涌現,吳山在江水之上若隱若現。百姓們對他美好治理稱讚的歌謠不會遠了,從此之後人們將會讚揚你賢能的政績 ,爲你寫下頌歌。

賞析

這首詩是宋之問送友人鄭明府去武進赴任之作。開篇點題,雖表明友人初入仕途卻不能隨心留在京城,爲其仕途奔忙表達了一絲遺憾。「北謝蒼龍去,南隨黃鵠飛」以生動的描寫,寫友人離開京都北去,又像黃鵠一樣奔赴南方任所,蘊含了對友人即將展開新徵程的祝福。「夏雲海中出,吳山江上微」描繪了路途及武進當地壯闊又秀麗的自然風景,不僅給人以畫面感,也暗示了友人即將到達之地充滿獨特魅力。最後「氓謠豈雲遠,從此慶緇衣」表達對友人治理才能的信心,相信他很快能獲得百姓的讚美與擁戴,體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鼓勵與美好期許。整體詩意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既表達了送別時的牽掛,又凸顯出對友人未來仕途的樂觀展望。

宋之問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