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舉頭望山月:明代版本爲“舉頭望明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牀:此字在古代有多種解釋,一說爲「井欄」(在古代,「牀」這個字有時並不指我們現在睡覺的牀,在《辭海》裏有明確的註釋,「牀」有「井上圍欄」之意。讀作:chuáng)。
- 疑:好像。
- 舉頭:擡頭。
翻譯
屋子前的地面上灑下了一片皎潔的月光,我起初還以爲是地上結了一層霜呢。 我擡起頭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頭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鄉。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抒情主人公在屋內擡頭望月而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寫主人公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作客他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之情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牀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詩人的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爲清醒,他翹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整首詩從「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詩人的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鄉圖。詩歌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也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吸引着無數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