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常侍御

· 李白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 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雅。 匡復屬何人,君爲知音者。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 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爲訪南遷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安石:指謝安,字安石,東晉名臣,曾隱居東山,後複出,主持淝水之戰,大敗前秦,功成後再次隱退。
  • 東山:謝安隱居之地,在今浙江紹興。
  • 濟天下:拯救國家,治理天下。
  • 振橫流:指平定亂世,恢複秩序。
  • 卷舒:指隱居與出仕,卷指隱退,舒指出仕。
  • 季葉:末世,指衰敗的時代。
  • 風雅:指文雅的風度。
  • 匡複:恢複國家秩序。
  • 武安將:指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封武安君。
  • 長平瓦:長平之戰,趙國大敗,此処指李牧的威名能夠振奮人心。
  • 燕趙:指戰國時期的燕國和趙國,此処泛指北方。
  • 周秦:指周朝和秦朝,此処泛指中原地區。
  • 宗社:宗廟和社稷,指國家。
  • 南遷賈:指南遷的商人,此処可能指被貶謫的官員。

繙譯

謝安石隱居在東山,本無意拯救天下。 一旦出山平定亂世,功成名就後又瀟灑隱退。 真正的賢人能屈能伸,即便在衰敗的時代也保持著文雅的風度。 恢複國家秩序的任務屬於誰呢?你正是那位知音之人。 聽說武安將李牧,其威名能夠振奮人心,如同長平之戰的瓦片。 燕趙之地期待著洗清汙濁,周秦之地則希望保護國家的根基。 如果你有機會登朝進言,不妨爲那些南遷的賈人(被貶謫的官員)說句話。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贈給常侍禦的作品,通過謝安的典故,贊美了常侍禦的才華和志曏。詩中,李白以謝安的隱居與複出爲喻,表達了對常侍禦能夠振國救民的期望。同時,通過對李牧的提及,暗示了常侍禦的威望和能力。最後,李白希望常侍禦能夠在朝中爲那些被貶謫的官員說情,顯示了他對正義和友情的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詩風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