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 秋夜聞雁
秋寒初勁。看雲路雁來,碧天如鏡。湘浦煙深,衡陽沙遠,風外幾行斜陣。回首塞門何處,故國關河重省。漢使老,認上林欲下,徘徊清影。
江南煙水暝。聲過小樓,燭暗金猊冷。送目鳴琴,裁詩挑錦,此恨此情無盡。夢想洞庭飛下,散入雲濤千頃。過盡也,奈杜陵人遠,玉關無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初勁:剛剛變得強勁。
- 湘浦:湘水之濱。
- 衡陽:地名,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回雁峯而止。
- 塞門:邊關。
- 重省(xǐng):重新回憶、省察。
- 漢使:指漢朝的使者蘇武。這裏借指那些出使不歸、滯留他鄉的人。
- 上林:上林苑,漢代皇家園林,這裏用來代指朝廷。
- 金猊(ní):獅形的銅香爐。
- 送目:投以目光,極目遠望。
- 裁詩:作詩。
- 挑錦:指蘇蕙織錦爲迴文詩寄給丈夫竇滔的典故,後用以指妻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
- 杜陵:地名,這裏借指長安故鄉。
- 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借指邊關。
翻譯
秋寒剛剛變得強勁起來。看那雲間的道路上大雁飛來,湛藍的天空如同明鏡一般。湘江之濱煙霧深沉,衡陽的沙灘遙遠難見,秋風之外大雁排成幾行傾斜的陣勢飛翔。回首邊關在哪裏啊,故鄉的山河又一次在心頭浮現。像蘇武那樣的漢使已經老去,看到那天空的大雁想要落下,卻只是徘徊在清冷的影像裏。 江南的水鄉煙霧瀰漫天色已暗。大雁的叫聲傳來越過小樓,燭光黯淡,銅香爐也透着寒意。極目遠望,想要彈琴抒情,想要作詩寄情,想要織錦傳意,可是這份遺憾、這份深情實在無窮無盡。夢想着這些大雁從洞庭飛來,又散開飛入那千頃雲濤之間。大雁都飛過去了,無奈故鄉人遠在天邊,身處邊關也沒有音信傳來 。
賞析
這首詞通過秋夜聞雁的所見所聞,抒發了深深的家國之思和身世之感。開篇描繪秋寒初起,大雁南飛的開闊畫面,展示了一種宏大而又略帶蒼涼的氛圍。「回首塞門何處,故國關河重省」直白地表達了對邊關與故鄉的思念。用「漢使老」等典故,增添了沉鬱的歷史感和身世苦難色彩。下闋着重描寫江南秋夜的悽清,借景烘托內心的孤寂與惆悵。「送目鳴琴,裁詩挑錦」一連串的動作,表現出情感的豐富複雜和無可排遣。「夢想洞庭飛下,散入雲濤千頃」以虛寫的美好想象,與現實中「杜陵人遠,玉關無信」的無奈形成鮮明對比,更凸顯了詞人心中無盡的悔恨和期盼。全詞情景交融,借大雁這一意象,將濃濃的故土之思、身世淒涼之感表達得委婉細膩、深切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