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製暇日與兄弟同遊興慶宮作應制

· 張說
漢武橫汾日,周王宴鎬年。 何如造區夏,復此睦親賢。 巢鳳新成閣,飛龍舊躍泉。 棣華歌尚在,桐葉戲仍傳。 禁籞氛埃隔,平臺景物連。 聖慈良有裕,王道固無偏。 問俗兆人阜,觀風五教宣。 獻圖開益地,張樂奏鈞天。 侍酒衢樽滿,詢芻諫鼓懸。 永言形友愛,萬國共周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做詩詞與別人相唱和。
  • 聖制:皇帝所作。
  • 暇日:閒暇的日子。
  • 漢武:即漢武帝劉徹。
  • 橫汾:漢武帝曾在汾水上作《秋風辭》。
  • 周王:指周康王姬釗。
  • 宴鎬:在鎬京宴飲。
  • 區夏:諸夏之地,指華夏、中國。
  • 棣華:《小雅·常棣》有「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後以棣華喻兄弟和睦。
  • 禁籞(yù):指帝王的禁苑。

翻譯

漢武帝在汾水遊玩的那天,周康王在鎬京宴飲的那年。如何造就這華夏,再次使親族和賢能和睦。鳳凰棲息新建成的樓閣,飛龍曾在舊泉跳躍。兄弟和睦之歌還在,用桐葉嬉戲之事仍流傳。宮廷的禁苑隔離了塵埃,平臺上的景物相互連接。聖上的慈愛確實寬裕,王道本來就沒有偏私。詢問民俗得兆示人口衆多,觀察風俗使五常之教宣揚。進獻地圖開拓更多的土地,演奏音樂如同在天上。侍奉飲酒道路上酒杯都滿了,諮詢芻議旁邊諫鼓高懸。永遠表達兄弟友愛之情,萬國一起環繞周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在閒暇之時與兄弟同遊興慶宮的情景,展現了宏偉莊嚴的場景和和睦融洽的氛圍。詩中通過列舉漢武帝和周康王的事例來襯托當下的盛景。對各種建築和典故的描述,如巢鳳閣、飛龍泉、棣華等,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厚重感。同時強調了聖慈、王道和友愛等美好品德和理念,以及對國家繁榮、民俗和政教的關注,體現出宮廷生活的豐富多彩以及對國家治理和道德的追求。整體意境恢弘大氣,用詞華麗,充分展示了宮廷應制詩的特點和風格。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