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蟾
陽羨溪聲冷駭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將金玉爲風露,曾爲高秋幾度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羨:古縣名,在今江蘇宜興南。
  • 洞庭:這裏指太湖中的洞庭山。

翻譯

陽羨溪的水聲冰冷得讓人害怕,洞庭山在傍晚時翠色讓人心神凝聚。上天把金玉般的美好化成了風露,曾經因爲這深秋而有過幾次貧寒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陽羨溪聲的冷和洞庭山翠的美,營造出一種清幽且略帶蕭瑟的氛圍。詩人感慨上天將美好化作了虛無的風露,似乎在暗示人生的無常和變幻,也可能是在暗指自己的某種經歷或心境。以深秋來襯托這種感受,更添幾分淒涼之意。詩中畫面感較強,富有意境和神祕感,給人留下思考的空間。

高蟾

高蟾

字不詳,河朔間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後在世。家貧,工詩,氣勢雄偉。性倜儻,然尚氣節,雖人與千金,非義勿取。十年場屋,未得一第,自傷運蹇,有“顏色如花命如葉”句。與郎中鄭谷爲友,酬贈稱高先輩。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薦,始登進士。乾寧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 37篇诗文

高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