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悠悠:形容路途遙遠、長久,也帶有一種憂愁的情緒。
- 千餘裏:「 餘」(yú),同「餘」,表示一千多里。
- 之:到、往的意思。
- 止:停留的地方。
- 翳(yì):遮蔽、掩蓋。
- 悲風:淒厲的寒風,常象徵悲傷、憂愁。
翻譯
那漂泊遠方的行人啊,離家已經一千多里地。出門去不知道該去往何處,回到住處也沒有安心停留之所。那一片片浮雲遮蔽了太陽的光輝,淒厲的寒風猛然間震撼大地颳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遠行漂泊者的悲傷與迷茫。開篇 「悠悠遠行客,去家千餘裏」 直接點明遠行者離家之遠, 「悠悠」 二字營造出一種漫長、渺茫的感覺 ,奠定了全詩憂愁的基調。「出亦無所之,入亦無所止」 進一步刻畫了遠行者精神上的漂泊無依,不管是出門還是返回,都沒有明確的方向和安穩的歸處。「浮雲翳日光,悲風動地起」 這兩句借景抒情,浮雲遮蔽日光暗示着生活前景不明,充滿陰霾;而 「悲風動地起」 ,狂風呼嘯的畫面給人強烈的震撼感,強化了遠行者內心深處的孤獨、悲涼與對未來的迷茫無措。整首詩語言質樸,但情感真摯深沉,短短六句,將遠行客的漂泊境遇和悲傷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