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诗三首 其二

· 陸機
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 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 哀鸣兴殡宫,回迟悲野外。 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 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旆。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霭。 振策指灵丘,驾言从此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流離:形容離散、流落。
  • 素驂:白色的駕車的馬。驂(cān)。
  • 轜軒:喪車。轜(ér)。
  • 玄駟:黑色的馬。駟(sì)。
  • :奔馳。
  • 殯宮:停放靈柩的房舍。
  • 魂輿:載靈柩的車。
  • 長旌:長的旗幟。旌(jīng)。
  • :美好。
  • 靈丘:墳墓。

翻譯

親友離散使人情思縈繞,惆悵心緒不能安寧。白色的馬佇立在喪車旁,黑色的馬在車蓋下奔馳。悲哀的鳴叫在殯宮響起,遲緩地迴盪在野外悲傷。載着靈柩的車寂靜無聲,只看見帽子和衣帶。準備的物品象徵着逝者生平,長長的旗幟誰來舉着爲幡。悲傷的風美好地行走在車軌上,傾斜的雲凝聚成流動的雲氣。揮鞭指向墳墓,駕車說從此離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送葬場景的描寫,傳達出深深的悲哀與惆悵。詩中以流離的親友思襯出離別的傷痛,通過素驂、玄駟等具體物象加強了畫面感。從殯宮到野外,悲哀的情緒瀰漫其間。魂輿的寂靜、冠帶的出現,暗示着逝者已去。長旌無人爲旆則更添淒涼之感。最後的悲風、流靄,以及指向靈丘駕車離去,營造出一種悽然的氛圍。整首詩情感深沉,用詞精煉,生動地體現了對逝者的哀思和緬懷之情。

陸機

陸機

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吳郡陸氏,爲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四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又與顧榮、陸雲並稱「洛陽三俊」。陸機「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詩重藻繪排偶,駢文亦佳。與弟陸雲俱爲西晉著名文學家,被譽爲“太康之英”。與潘岳同爲西晉詩壇的代表,形成「太康詩風」,世有「潘江陸海」之稱。陸機亦善書法,其《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 1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