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诗二首 其一

· 孫綽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 怀彼伐木,宿此良俦。 修竹荫沼,旋濑萦丘。 穿池激湍,连滥觞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詠登臺:春天裏登臺吟詩。登臺通常有登高覽勝、抒發情懷之意。
  • 懷彼:心懷那個(情懷)。
  • 伐木:《詩經·小雅》有《伐木》篇,以鳥的鳴叫相互應和比喻朋友之間的友好往來。這裏借指思念朋友。
  • 宿此:相聚在這。
  • 良儔(chóu):好友。
  •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長、高。
  • 蔭沼:遮蔽着池塘。沼,池塘。
  • 旋瀨(lài):迴旋的急流。瀨,從沙石上流過的急水。
  • 縈丘:環繞着山丘。縈,環繞。
  • 穿池:開鑿池塘。
  • 激湍:激起湍急的水流。
  • 濫觴(làn shāng):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後指事物的開始。這裏指小船。

翻譯

春天裏登臺吟唱,也有臨流而聚。心中懷着那如《伐木》詩中朋友間的情意,相聚在這與好友相伴。修長的竹子遮蔽着池塘,迴旋的急流環繞着山丘。開鑿的池塘激起湍急的水流,相連着如剛剛起步般的小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蘭亭聚會的美好場景。開頭「春詠登臺,亦有臨流」點明瞭集會的時節與地點,展現出人們在春天的美好時光裏,或登臺吟詩,或臨流賞景,充滿了雅趣。「懷彼伐木,宿此良儔」借用《伐木》之意,道出朋友相聚時深厚的情誼。中間「修竹蔭沼,旋瀨縈丘」對蘭亭周圍景色進行了細膩描寫,竹影遮蔽池塘,急流環繞山丘,勾勒出一幅清幽秀麗的自然畫面。最後「穿池激湍,連濫觴舟」生動地描繪了人們在蘭亭開鑿池塘、划船遊樂的情景,體現出聚會的歡樂和愜意。整首詩動靜結合,將自然美景與友人相聚的歡快氣氛融爲一體 ,充滿了東晉時期文人雅緻生活的韻味。

孫綽

東晉太原中都人,字興公。孫楚孫。少以文稱。初居會稽,遊放山水。與許珣併爲玄言詩人,亦能賦,嘗作《天台山賦》,辭致甚工,自謂擲地有金石聲,爲當時文士之冠。名公之碑,必請綽爲文。除著作佐郎,累遷廷尉卿,領著作。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廷尉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