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唐虞:唐指唐堯,虞指虞舜,是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主領導的時代,被視爲太平盛世 。
- 穆親:和睦相親。穆有和睦之意。
- 逸豫:安樂。逸即安逸,豫有安樂、舒適的意思。
- 憙(xǐ):同「喜」,喜悅、高興的意思 。
翻譯
唐堯和虞舜的時代世道太平安定,普天下各邦國和睦相親,沒有紛擾事端。賢能的人與愚笨的人均能各自實現自己的志向,大家生活得安閒自在、安樂愜意,內心毫無煩惱憂慮。多麼美好啊,那個時候真是令人心生歡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嵇康心目中理想的社會景象——唐虞時代。詩開篇便點明唐虞時世道大治,爲全詩定下了太平美好的基調。「萬國穆親無事」描繪出一幅和諧的天下景象,各邦國之間友好和睦,毫無紛爭,呈現出一片安寧祥和的世界格局。
「賢愚各自得志」一句,則體現出這個理想時代的公平與包容,無論賢能還是資質平凡的人,都能夠順遂心願,實現自身價值。「晏然逸豫內忘」進一步刻畫人們的精神狀態,大家生活得無憂無慮、閒適自在,內心平靜得忘卻諸多煩惱。最後「佳哉爾時可憙」直接抒情,詩人毫不掩飾對唐虞時代的讚美與嚮往之情,這種情感真摯自然,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嵇康渴望太平、和諧、美好的社會理想 。整首詩語言簡潔質樸,意境卻沖淡平和,蘊含了詩人對現實動盪的不滿以及對理想社會的深深期盼。

嵇康
嵇康,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爲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爲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爲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嵇康善文,工於詩,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啓發。其人格魅力令他在當時亦屬名士,被袁宏稱爲“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蹟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着巨大影響。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等多重屬性,後世學者對他的解讀也趨於多元化。
► 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