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 昭公 · 昭公十四年
所属合集
譯文
註釋
- 意如: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名如,字意。
- 晉:指晉國,春秋時期的一個大國。
- 曹伯滕卒:曹國國君滕去世。
- 僞廢疾:假裝疾病。
- 司徒:古代官職,主管土地和人民事務。
- 南蒯:魯國大夫,後背叛魯國投靠齊國。
- 費人:費邑(今山東費縣)的人。
- 鮑文子:齊國大夫鮑國的兒子。
- 然丹簡:楚國官員然丹,負責召集軍隊。
- 宗丘:楚國的軍事基地。
- 介特:孤獨無依的人。
- 咎慝:邪惡之人。
- 淹滯:被埋沒的人才。
- 養氏:楚國貴族。
- 鬥成然:楚國大夫,鬥氏家族成員。
- 養氏之族:養氏家族。
- 蒲餘侯茲夫:莒國大夫,名茲夫。
- 雍子:晉國大夫,與邢侯爭奪田產。
- 叔魚攝理:叔魚代理處理政務。
- 韓宣子:晉國執政者,名韓起。
- 叔向:晉國大夫,名羊舌肸,又稱叔肸。
翻譯
經文: 十四年春天,意如從晉國回來,這是爲了表示晉國對自己過失的尊重。尊重晉國,自我檢討,是遵循禮制的行爲。
故事: 南蒯準備背叛魯國時,在費邑與衆人盟誓。司徒老祁和慮癸假裝生病,請求南蒯說:「如果能參加盟誓我就病好了,如果在您的保佑下我能活下來,就等病情好轉後再盟誓。」南蒯答應了。兩人利用民衆的不滿情緒,提議召集大家盟誓,然後脅迫南蒯:「臣民們沒有忘記他們的國君,因爲怕您才一直忍耐到現在。如果您不打算改變,費邑的人無法忍受他們的國君受到傷害,他們將來就不會再畏懼您。您有什麼慾望不能滿足呢?我們這就送您離開。」他們約定五天後行動。南蒯逃到了齊國,還陪景公飲酒。景公問:「你是叛逃者嗎?」他回答:「我只是想壯大公室。」韓皙批評道:「作爲家臣卻想要擴張公室,罪過大了。」
夏天,楚莊王派然丹在宗丘集結上等兵力,並安撫當地百姓。他分配財物,幫助窮人,照顧孤兒老人,接納孤獨異類,救災救難,寬恕孤寡,赦免犯錯的人,揭發邪惡,提拔人才,重禮儀,獎賞功臣,團結親屬,任用賢良,調整官職。同時,屈罷也在召陵集結東國的軍隊,同樣做了這些善事。這樣做是爲了邊境安寧,讓民衆休養生息五年,之後才使用武力,這是符合禮法的。
秋季: 八月,莒國的着丘公去世,他的兒子郊公不悲痛。國人對此不滿,想立着丘公的弟弟庚輿爲君。蒲餘侯不喜歡公子意恢,卻偏向庚輿;郊公則討厭公子鐸,卻偏向意恢。公子鐸通過蒲餘侯策劃,提出:「你殺了意恢,我幫你推翻國君扶立庚輿。」蒲餘侯同意了。
冬季: 蒲餘侯茲夫殺了莒國公子意恢,郊公逃往齊國。公子鐸在齊國迎接庚輿,齊國的隰黨和公子鋤協助他們,還有賄賂的土地交易。
晉國: 邢侯與雍子因爭奪田地長期爭執。士景伯到楚國,叔魚代理處理案件,韓宣子判定雍子有罪。雍子賄賂叔魚,但叔魚掩蓋了邢侯的罪行。邢侯憤怒,將叔魚和雍子殺死在朝堂。韓宣子向叔向詢問如何定罪。叔向認爲三人罪行相同,可以活罪邢侯而處死雍子和叔魚。他說:「他們三人分別是昏亂、貪婪和兇殘,這是《夏書》中的罪行。皋陶的刑法就是這樣。請按此執行。」於是邢侯得以保全,雍子和叔魚的屍體被公開示衆。
孔子評價: 「叔向,真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正直典範。他治理國家制定刑法,即使面對親人也不迴避,列舉叔魚的罪行毫不留情。他的行爲體現了公正,可以說是真正的正直。在平丘之會上,他指出對方的賄賂以寬恕衛國,顯示晉國並非暴政。歸還魯國季孫的土地,揭示其欺詐行爲以寬容魯國,避免過度嚴厲。處理邢侯的案件,明確指出他的貪婪,以維護法律的公正,使晉國不受偏頗影響。他三次直言不諱,消除三種惡行,同時也帶來三個好處,儘管涉及親人,但他的正義行爲更加榮耀。這同樣是正義的表現啊!」
賞析
這段《左傳》記載了春秋時期各國的政治鬥爭和道德倫理,展示了當時社會的複雜與禮法的重要。南蒯的叛變和被逼逃亡,體現了權力鬥爭的殘酷和人心的微妙變化。楚莊王的仁政舉措,展現了古代君主的德政理念和對百姓的關懷。同時,叔向的公正裁決,反映出古代君子堅守原則,無論親疏不避的高尚品質。孔子對叔向的評價,更是對這種美德的高度讚揚。整篇文章富有歷史深度,體現了儒家倫理與政治智慧。

左丘明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左傳 · 成公 · 成公八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二十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莊公(元年~三十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國語 · 周語中 · 襄王不許請隧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文公 · 文公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相关推荐
- 《 左傳 · 桓公 · 桓公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宣公 · 宣公十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僖公 · 僖公二十八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隱公 · 隱公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成公 · 成公十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十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桓公 · 桓公元年 》 —— [ 周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