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三 · 南鎮祈夢

· 張岱
萬曆壬子,余年十六,祈夢於南鎮夢神之前,因作疏曰: “爰自混沌譜中,別開天地;華胥國裏,早見春秋。夢兩楹,夢赤舄,至人不無;夢蕉鹿,夢軒冕,癡人敢說。惟其無想無因,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啖鐵杵;非其先知先覺,何以將得位夢棺器,得財夢穢矢,正在恍惚之交,儼若神明之賜?某也躨跜偃瀦,軒翥樊籠,顧影自憐,將誰以告?爲人所玩,吾何以堪!一鳴驚人,赤壁鶴耶?侷促轅下,南柯蟻耶?得時則駕,渭水熊耶?半榻蘧除,漆園蝶耶?神其詔我,或寢或吪;我得先知,何從何去。擇此一陽之始,以祈六夢之正。功名志急,欲搔首而問天;祈禱心堅,故舉頭以搶地。 軒轅氏圓夢鼎湖,已知一字而有一驗;李衛公上書西嶽,可云三問而三不靈。肅此以聞,惟神垂鑑。”
拼音

所属合集

#陶庵夢憶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uán):於是。
  • 混沌:中國古人想象中天地未開闢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
  • 華胥國:寓言中的理想國。
  • 兩楹:典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認爲自己夢見坐於兩楹之間是將死之兆。
  • 赤舄(xì):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
  • 躨跜(kuí ní):盤曲蠕動貌。
  • 偃瀦(zhū):泥潭,水窪。
  • 軒翥(zhù):飛舉。
  • 轅下:車轅之下。
  • 一陽之始:指冬至。

翻譯

萬曆壬子年,我十六歲,在南鎮夢神面前祈禱做夢,於是寫了一篇祝禱文說:「於是從混沌的天地初始之中,開闢出另外一個天地;在華胥之國裏,早早就能看到世事變遷。夢見兩楹之間,夢見赤舄,超凡脫俗的人也不是沒有;夢見蕉鹿,夢見軒冕,癡心的人敢說出來。只因沒有念頭沒有緣由,不曾夢見乘車進入鼠穴,搗齏粉吃鐵杵;如果不是有先知先覺,爲什麼將要得到官位就夢見棺器,得到財富就夢見穢矢,正在恍惚之際,好像真的是神明賜予的呢?我在泥沼中艱難盤曲,想要在樊籠中高飛,顧影自憐,能向誰訴說呢?被人玩弄,我怎能忍受!一鳴驚人,是赤壁的仙鶴嗎?侷促在車轅之下,是南柯的螞蟻嗎?得到時機就駕車,是渭水的熊嗎?半榻就像蘧除,是漆園的蝴蝶嗎?神啊請告知我,是醒還是睡;我能預先知道,該去往哪裏。選擇這冬至剛開始之際,來祈禱這六種夢的端正。功名之心急切,想要搔首問天;祈禱之心堅定,所以擡頭以頭搶地。軒轅氏在鼎湖圓夢,已經知道一個字就有一種驗證;李衛公向西嶽上書,可以說是三問卻三次都不靈驗。恭敬地將這些呈上,希望神垂憐鑑察。」

賞析

這篇文章是張岱年輕時向南鎮夢神祈夢時所寫的祝禱文。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徵,展現了他豐富的學識和深邃的思考。他既表達了對未來的迷茫與期待,又顯示出一種急於追求功名但又無奈的複雜心情。文章通過生動的描繪和豐富的想象,將難以言傳的夢境與內心渴望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整體語言典雅而又富有感染力,顯示出張岱卓越的文學才華。

張岱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