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靈篇· 八十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貧者士之常,士不安貧,乃反其常。進食需箸,而箸亦悉隨其操縱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作書需筆,而筆不能必其字畫之工,於此可悟求己之理。
拼音

譯文

人生來身體便是直的,可見人要活得好,一定要直道而行。貧窮本是讀書人應有的,讀書人不安於貧,便是違背了常理。吃飯需用筷子,筷子由人使用以選擇食物,由此可以瞭解用人的方法。寫字需用筆,而筆並不能使字美好,於此可以明白凡事反求諸己的道理。

賞析

人生來身體便是要往直的方面發展。如果坐得不直,佝僂駝背,不僅不方便,也是生理上的病態,會使生命的機能受到影響。人的心也是如此,若是邪曲不正,也會使生命變得駝背或是殘廢,甚至造成心靈的死亡。讀書人不貪財,也不妄求非分,所以貧者居多。既慕聖賢之道,就要能安貧,若是不安貧,去求非分之財,甚而見利忘義,那就不是讀書人了。讀書人不能安貧,還不如生意人本分做買賣,至少不會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 進食要用筷子,要吃什麼,全憑自己的心意加以選擇,用人之方還在良心如何操縱。若是當用筷處卻用匙,欲食肉時卻向菜,便是自心不明,非匙筷之過。書法欲求好,並非筆之好壞所能左右,同樣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可以產生極不相同的結果。若不反求於自己,再好的助手與環境,亦不能幫助自己創造出成功的果實。
陳繼儒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