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木賊

氣味 (莖)甘、微苦、無毒。 主治 目昏多淚。用木賊(去節)、蒼朮(淘米水泡過)各一兩,共研爲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急喉痹塞。用木賊在牛糞火上燒存性,每服一錢,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血痢不止。用木賊五錢,水煎,溫服。一天服一次。 瀉血不止。方同上,一天服二次。 腸痔下血。用木賊、枳殼各二兩,乾薑一兩,大黃二錢半,一起在鍋內炒黑存性,研細。每服二錢,粟米湯送下。甚效。 大腸脫肛。用木賊(燒存性)研爲末,敷肛部,並把它託入體內。藥中加龍骨亦可。 婦女血崩。用木賊、香附子各一兩,朴硝半兩,共研爲末。每服三錢,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連渣服下。一天服二次。臍下痛者,加乳香、沒藥、當歸各一錢同煎。忌食生冷硬物及豬、魚、面等。此方名“雷氏木賊散”。 月經不淨。用木賊(炒)三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每天服一次。 胎動不安。用木賊(去節)、川芎,等分爲末。每服三錢,水一碗,加金銀一錢煎服。 小腸疝氣。用木賊銼細,微炒爲末。沸湯送服二錢,有效。以熱酒送下亦可。 附方 李時珍說:“木賊氣溫,味微甘苦,中空而輕,陽中之陰,升也,浮也。也麻黃同形同性,故亦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鬱風溼,治眼目諸血之疾也。”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