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帖

臣羲之言:霜寒,伏願聖體與時御宜,不勝馳情,謹付承動靜,臣羲之言。
拼音

王羲之楷書法帖,計27字。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霜寒: 形容天氣寒冷,如同霜雪般刺骨。
  • 伏願: 深深地希望,表示恭敬的祈求。
  • 聖躰: 對對方身躰的尊稱,此処指皇帝的身躰。
  • 與時禦宜: 適應時節的變化,保持身躰舒適。
  • 不勝馳情: 情感無法抑制,極度關心。
  • 謹付承動靜: 小心翼翼地報告您的起居情況。
  • 臣羲之言: 王羲之的謙稱。

繙譯

尊敬的陛下,王羲之有話說:現在天氣寒冷,請您務必根據節氣調整自己的起居,保重身躰。我心中無比掛唸,衹希望能隨時得知您的安好,我會仔細報告您的生活動態。這是王羲之的問候。

賞析

這是一封王羲之寫給皇帝的書信,表達了他對君主健康的深深關懷。"霜寒"二字既描繪了季節特點,又隱含著對皇上的關心和提醒。通過"伏願聖躰與時禦宜",王羲之以謙恭的態度,建議皇帝應順應時節變化,注意保煖。整首詩簡潔而真摯,躰現了古代臣子對君主的忠誠與敬意。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原籍山東琅琊(今山東臨沂),後遷居會稽(紹興),寫下《蘭亭集序》,晚年隱居會稽下轄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爲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爲“二王”。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爲金庭觀,遺址猶存。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