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水部·自然銅
釋名
亦或石髓鉛。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心氣痛。用自然銅,先經火煅(即燒紅),然後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紅消熱退),淬後又煅,反覆九次,最後研爲細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調醋服。
項下氣癭(項下皮膚,伸張成囊,囊內不是水,而是氣)。用自然銅丟在水缸裏,每天飲食,都用此水。日久,氣癭自消。或把自然銅燒成煙氣,張口吸入亦可。
暑溼癱瘓。用自然銅燒紅,酒浸一夜,加炮過的川烏頭,五靈脂、蒼朮(酒浸)各一兩,當歸二錢,共浸酒裏。浸後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癱瘓快好的表現,可以停止服藥。
骨折。用自然銅磨酒服或用銅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後,不可常服。
附方
自然銅就是黃銅礦(CuFeS2),但現在中藥中常用黃鐵礦(FeS2)來作自然銅。這可能就是中藥有時無效的一種原因,不可不加以考慮。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黃藥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桑上寄生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胡麻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天門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大豆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黃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茵陳蒿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