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菜部·茄
釋名
落蘇、昆化瓜、草鱉甲。
氣味
(茄子)甘、微寒、無毒。
主治
婦女月經血黃。用黃茄子切開,陰乾爲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腸風下血。用經霜茄連蒂燒盛存性,研爲末。每天服二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又方:取大茄種三枚,每用一枚包溼紙中煨熟。泡酒一升半。蠟封三天,去茄飲酒(暖飲)。
腰腳拘攣(腰腳風血積冷,筋急拘攣疼痛)。取茄子五十斤(按:這是古秤,所得重量約合今秤的十分之一),切細,以水五斗煮取濃汁,濾去渣,再煮至一升左右,即加入生木木慄粉,令稀稠適當,更配以麝香、硃砂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秫米酒送下。一月後可望病癒。
跌打損傷。用大黃茄一個,切片如一指厚,在新瓦上焙、研爲末。臨臥時服兩小匙,溫酒調服。一夜傷消無痕。
熱毒瘡腫。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瘡上即消。
癜風。用茄蒂蘸硫磺附子共研成的藥末摻敷。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牙痛。和秋茄花(幹品)燒存性,研末塗痛處。
血淋。用茄葉薰幹爲末,每服二錢,溫酒或鹽湯送下。隔年的茄葉更好。
久痢。用茄根澆灰、石榴皮,等分爲末,沙糖水送服。
取去痛牙。用茄莖浸馬尿中三日,取出曬、炒爲末,點在痛牙上,牙自脫落。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獸部·豺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小櫱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見腫消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翹搖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罌子粟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豆蔻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禽部·鴿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