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吟
我愛白雲白,萬里同一色。
不加洗濯體自明,未曾展布虛空靈。
道人家住白雲鄉,白雲爲屋還爲房。
飢則煮白雲爲食,寒則裁白雲爲裳。
心與白雲了無異,任運乾坤無所繫。
不學迦文放出眉間光,豈效少林鼓成粥飯乞。
唯有禪月不肯輕,白雲笑言不與風雨會。
緬思未出雪山時,寥寥太古含冰肌。
無端吹出雪後爲憐,片片沾塵泥。
爛錦牀屏填繡褥,朱絲玉管相隨逐。
沉沉醉耳喚不醒,漫把白雲覆高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洗濯(zhuó):洗滌。
- 展布:展開,鋪開。
- 虛空靈:在虛空中展現出靈動的姿態。
- 迦文:指釋迦牟尼佛,這裏指其眉間放光的典故。
- 少林:可能指少林寺,此處的「鼓成粥飯乞」具體含義不太明確,可能是說像擊鼓化緣求食一樣。
- 禪月:可能是指一位有禪意的人或與禪相關的事物,具體所指不太明確。
- 緬思:追想,回想。
翻譯
我喜愛那白雲的潔白,萬里長空之下都是同樣的顏色。 白雲不用清洗自身就明亮,未曾展開卻在虛空中顯得靈動。 修道之人居住在白雲之鄉,白雲既是房屋也是住房。 飢餓時就把白雲當作食物來煮,寒冷時就裁剪白雲當作衣裳。 我的心和白雲沒有什麼不同,聽任自然,在天地間不受拘束。 不學釋迦牟尼佛放出眉間的光芒,也不效仿少林寺擊鼓化緣求食。 只有那禪月不肯輕易改變,白雲笑着說不會與風雨相會。 回想還未從雪山出來的時候,那遙遠的太古時代蘊含着冰清玉潔的氣質。 無緣無故地在雪後被吹出,讓人憐愛,卻片片沾染了塵泥。 如絢爛錦緞的牀屏、填滿的繡褥,紅色的絲線和玉製的管子相互追隨。 沉醉的人耳朵沉沉叫也叫不醒,就隨意地把白雲覆蓋在高大的房屋上。
賞析
這首詩以白雲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白雲的喜愛以及對一種超凡脫俗、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的嚮往。詩中通過描述白雲的潔白、靈動,以及詩人將白雲視爲食物、衣裳、居住之所,體現了詩人與自然融爲一體的心境。同時,詩人表示不願效仿釋迦牟尼佛眉間放光和少林擊鼓化緣的行爲,強調了自己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寧靜和自在,不受外界束縛。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回憶太古時代的冰清玉潔,與現實中白雲沾染塵泥形成對比,可能暗示了對世俗世界的某種感慨。最後,詩人描述了沉醉之人對白雲的隨意態度,也許是在暗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忽視或不珍惜。整首詩富有意境,語言優美,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