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真際:本指佛教中的真如實際,這裏指高亭所體現的深遠意境。
- 雲林:雲霧繚繞的樹林,形容高亭周圍的自然環境。
- 突兀:高聳突出的樣子。
- 潺湲:水流聲,形容水聲柔和悅耳。
- 伽陀:梵語,意爲頌,即佛經中的唱詞。
- 海印:佛教用語,指佛的智慧如同大海,能印現一切法。
- 佇看:長時間地站着看。
- 公案:佛教禪宗認爲用教理來解決疑難問題,如官府判案,故稱公案。這裏指禪宗中的案例或故事。
翻譯
高亭的結構標誌着深遠的意境,其體態與雲霧繚繞的樹林一樣悠閒。 山勢倚靠着天空,忘記了自身的突兀;水聲投入澗中,自顧自地潺潺流淌。 佛經中的頌詞超越了言辭之外,佛的智慧高懸在宇宙之間。 長時間地站着看,只有那憑欄的人獨自清醒,又增添了一個禪宗的案例進入禪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高亭及其周圍的自然景象,表達了深遠的禪意和對宇宙智慧的嚮往。詩中「山勢倚天忘突兀,水聲投澗自潺湲」以自然景象寓意禪理,展現了超脫世俗的境界。結尾的「佇看憑闌人獨醒,又添公案入禪關」則深化了禪宗的思考,體現了詩人對禪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