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貽宗學士道別

· 岑參
萬事不可料,歎君在軍中。 讀書破萬卷,何事來從戎。 曾逐李輕車,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崑崙東。 兩度皆破胡,朝廷輕戰功。 十年祗一命,萬里如飄蓬。 容鬢老胡塵,衣裘脆邊風。 忽來輪臺下,相見披心胸。 飲酒對春草,彈棊聞夜鐘。 今且還龜茲,臂上懸角弓。 平沙向旅館,匹馬隨飛鴻。 孤城倚大磧,海氣迎邊空。 四月猶自寒,天山雪濛濛。 君有賢主將,何謂泣途窮。 時來整六翮,一舉凌蒼穹。
拼音

注釋

李輕車:李廣從弟李蔡,因其勇武善戰,曾為輕車將軍,故稱。南朝宋·鮑明遠《代東武吟》:「始隨張校尉,占募到河源;後逐李輕車,追虜窮寒垣。」後亦以美稱戍邊大將。 月窟:傳説月的歸宿處。《漢武帝內傳》:「仰上昇絳庭,下遊月窟阿。」此泛指邊地。 輪臺:古地名。在今新疆輪臺南。本侖頭國 (一作輪臺國), 漢武帝時爲李廣利所滅,置使者校尉,屯田於此。後併於龜茲。 龜茲(Qiū Cí):漢西域諸國之一,又作鳩茲、屈茨、歸茲、屈支、丘茲等。位於天山南麓,治延城。民多務農,兼營畜牧、冶鑄、釀酒等。有文字,擅音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庭:唐代的庭州,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位於天山北麓。
  • 宗學士:即宗某,學士是他的官職。
  • 從戎:投身軍旅。
  • 李輕車:漢代將軍李廣的堂弟李蔡,曾爲輕車將軍。這裏借指宗學士曾跟隨的將領。
  • 太蒙:指西方的山。
  • 荷戈(hé gē):扛着兵器。
  • 月窟(yuè kū):泛指邊遠之地。
  • 擐甲(huàn jiǎ):穿上鎧甲。
  • 龜茲(qiū cí):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 磧(qì):沙漠。

翻譯

世事真是難以預料啊,可嘆你投身在軍中。你讀書超過萬卷,爲何要來參軍入伍呢?你曾經追隨將軍出征,向西經過太蒙山脈。在邊遠之地扛着兵器,在崑崙山東邊穿上鎧甲。兩次出征都打敗了胡人,但朝廷卻輕視戰功。十年過去了才只得到一個官職,你在萬里之外就像飄飛的蓬草。容顏和雙鬢被胡地的塵土所染,衣服和皮裘被邊疆的寒風吹得脆弱不堪。忽然來到輪臺之下,我們相見後彼此敞開心扉。對着春天的芳草飲酒,聽到夜裏的鐘聲時我們正在彈棋。如今你將要回到龜茲,手臂上還懸掛着角弓。在平坦的沙地上走向旅館,獨自一人騎着馬隨着飛鴻前行。一座孤城緊靠着廣大的沙漠,海邊的霧氣迎接着邊地的天空。四月了這裏仍然寒冷,天山之上依舊是白雪濛濛。你有賢能的主將,爲何要說自己走投無路呢?時機到來時整頓好翅膀,一舉飛上廣闊的天空。

賞析

這首詩是岑參寫給宗學士的道別詩,既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和安慰,也蘊含了對朝廷對待戰功態度的不滿。詩中先感慨世事難料,友人雖飽讀詩書卻投身軍旅,接着描述了友人的征戰經歷和所受的冷落,如「兩度皆破胡,朝廷輕戰功。十年只一命,萬里如飄蓬」,體現了詩人對友人命運的不平。同時,詩中也描繪了邊地的艱苦環境,如「容鬢老胡塵,衣裘脆邊風」「四月猶自寒,天山雪濛濛」,烘托出一種蒼涼的氛圍。然而,詩的結尾又給人以希望,「時來整六翮,一舉凌蒼穹」,鼓勵友人不要灰心,相信時機一到定能有所作爲。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將對友人的關切、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期望融爲一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