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八 · 範與蘭
範與蘭七十有三,好琴,喜種蘭及盆池小景。建蘭三十餘缸,大如簸箕。早舁而入,夜異而出者,夏也;早舁而出,夜舁而入者,冬也;長年辛苦,不減農事。花時,香出裏外,客至坐一時,香襲衣裾,三五日不散。余至花期至其家,坐臥不去,香氣酷烈,逆鼻不敢嗅,第開口吞欱之,如流瀣焉。
花謝,糞之滿箕,余不忍棄,與與蘭謀曰:“有麵可煎,有蜜可浸,有火可焙,奈何不食之也?”與蘭首肯余言。與蘭少年學琴於王明泉,能彈《漢宮秋》、《山居吟》、《水龍吟》三曲。
後見王本吾琴,大稱善,盡棄所學而學焉,半年學《石上流泉》一曲,生澀猶棘手。王本吾去,旋亦忘之,舊所學又銳意去之,不復能記憶,究竟終無一字,終日撫琴,但和絃而已。所畜小景,有豆板黃楊,枝幹蒼古奇妙,盆石稱之。朱樵峯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與蘭珍愛,“小妾”呼之。余強借齋頭三月,枯其垂一幹,余懊惜,急舁歸與蘭。與蘭驚惶無措,煮參汁澆灌,日夜摩之不置,一月後枯幹復活。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範與蘭七十三歲,喜歡彈琴,也喜歡種蘭花和小盆景。種有三十多缸像簸其那麼大的建蘭。夏天,早晨擡進來,夜晚再擡出去;冬天,早晨擡出去,夜晚再擡進來的;長年辛苦,也不曾減少農事。開花的時候,花香能飄出一里之外,有客人來坐一會兒,衣服也會被薰染上花香,而能夠持續三五天不散。在開花的季節,我到他家去,無論坐着還是躺着都不願離開,香氣如此濃烈,以至於鼻子都不敢聞,如果開口呼吸,像飲水汽般。花謝了,掃起滿滿一其的落花像糞土一樣被拋棄。我不忍心丟棄,和範與蘭商量:“落花和麵可以煎,也可用蜂蜜浸泡,用火培幹,爲什麼不吃了它呢?”範與蘭也同意我的建議。
範與蘭幼年時曾師從王明泉學琴,能彈奏《漢宮秋》《山居吟》《水龍吟》三首曲子。後來見到王本吾彈琴,很是稱讚,於是丟棄了之前所學的,又向王本吾學琴,半年時間只學了《石上流泉》一首曲子,手法仍然生澀。王本吾離開了,他所學的很快就忘了,以前學的又徹底丟棄了,再也記不起來,到最後一首曲子都不會了,一天到晚彈琴,就只能隨便彈彈。
他所種的小盆景,有枝幹蒼勁古樸的豆板黃楊,盆和石搭配得都很恰當。朱樵峯出二十兩銀子買,範與蘭都不肯賣,他用“小妾”稱呼這個盆景,可見他對這個盆景的珍愛。我強行借來放在書齋裏三個月,其中有一枝幹枯萎並下垂了,我十分懊惱惋惜,急忙搬回去還給範與蘭。範與蘭驚惶失措,煮蔘湯澆灌,日夜撫摸不停,一個月後枯幹竟然活了。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包衙莊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孤山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玉蓮亭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瑪瑙寺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泰安州客店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陽和泉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玉泉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風篁嶺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夢憶 · 卷五 · 劉暉吉女戲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仲叔古董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二 · 岣嶁山房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八 · 阮圓海戲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目蓮戲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白洋湖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不繫園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陽和泉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