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五 · 樊江陳氏橘
樊江陳氏,闢地爲果園,枸菊圍之。自麥爲蒟醬,自稱釀酒,酒香洌,色如淡金蜜珀,酒人稱之。自果自蓏,以螫乳醴之爲冥果。樹謝橘百株,青不擷,酸不擷,不樹上紅不擷,不霜不擷,不連蒂剪不擷。故其所擷,橘皮寬而綻,色黃而深,瓤堅而脆,筋解而脫,味甜而鮮。第四門、陶堰、道墟以至塘棲,皆無其比。余歲必親至其園買橘,寧遲、寧貴、寧少。購得之,用黃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閱十日,草有潤氣,又更換之。可藏至三月盡,甘脆如新擷者。枸菊城主人橘百樹,歲獲絹百匹,不愧木奴。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辟(pì)地:開墾土地。
- 枸(gǒu)菊:枸杞和菊花。
- 蒟(jǔ)醬:一種用衚椒科植物做成的醬。
- 洌(liè):清澈,這裡指酒清醇。
- 蓏(luǒ):瓜類植物的果實。
- 螫(shì)乳:蜂蜜。
- 醴(lǐ):甜酒。
- 冥果:祭祀用的果物。
繙譯
樊江的陳氏,開墾土地建成一個果園,用枸杞和菊花將園子圍起來。他們自己種植麥子來制作蒟醬,自己釀酒,酒的香氣清醇,顔色如同淡金色的蜜珀,喝酒的人都稱贊這酒。他們自産水果和瓜類,用蜂蜜和甜酒將它們制作成祭祀用的冥果。園子裡有一百株謝橘樹,橘子青皮時不採摘,味道酸時不採摘,不是長在樹上變紅的不採摘,沒有下霜時不採摘,不是連同果蒂一起剪下的不採摘。所以他們所採摘的橘子,橘皮寬松而且綻開,顔色黃且深,橘瓤堅實而且脆嫩,橘筋容易分離脫落,味道甘甜而且鮮美。從第四門、陶堰、道墟一直到塘棲,都沒有能比得上他家橘子的。我每年必定親自到他的果園買橘子,甯願晚一些買,甯願價格貴一些,甯願買的數量少一些。買到後,用黃砂缸,墊上金城稻草或者乾燥的松毛來存放橘子。過十天,稻草如果有了溼氣,就又更換一次。這樣橘子可以收藏到三月底,依然像剛採摘時那樣甘甜脆嫩。枸菊城主人有一百棵橘樹,每年收獲的絹能有一百匹,真不愧是“木奴”(此処指柑橘,因其能爲種植者帶來經濟傚益)。
賞析
這篇短文生動地描繪了樊江陳氏果園的橘子以及果園的其他情況。作者通過對橘子採摘標準的詳細描述,如青皮不擷、酸不擷、不樹上紅不擷、不霜不擷、不連蒂剪不擷,突出了陳氏對橘子品質的嚴格要求,也使得他家的橘子具有獨特的風味,在衆多地方的橘子中脫穎而出。文章還提到了用特定的方法存放橘子,以保持其新鮮口感,展現了古人的生活智慧。最後,通過主人種植橘樹所獲得的收益,稱其不愧“木奴”之號,從側麪反映了橘樹的經濟價值。全文語言簡潔,生動形象,讓讀者對樊江陳氏的橘園有了清晰的印象。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六賢祠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智果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冷泉亭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禊泉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鹿苑寺方柿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玉蓮亭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鎮海樓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天童寺僧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夢憶 · 卷二 · 孔林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世美堂燈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菊海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五 · 姚簡叔畫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二 · 三世藏書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五 · 爐峯月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方物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雷殿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