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平甫定菴五詠 其二 巢雲

· 朱熹
入山何所見,雲樹春濛濛。 安知巢居子,避世於其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安知:怎麼知道。
  • 巢居子:指在巢穴居住的人,這裏可理解爲避世隱居者 。

翻譯

走進山中能見到什麼呢?只見春日裏雲彩繚繞,樹木蘢蔥,一片朦朧的景象。又怎麼能知道,有那避世隱居之人,就藏身於這片雲山之中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幽朦朧的山中春景圖。開篇「入山何所見,雲樹春濛濛」兩句,生動地勾勒出詩人入山時看到的景象,雲與樹相融,在春日裏透着朦朧迷離之感,奠定了整首詩靜謐的基調。後兩句「安知巢居子,避世於其中」則筆鋒一轉,由景及人,引發讀者對山中是否有隱居者的聯想。詩人以一種不確定性的猜測,暗示了隱居者蹤跡的隱密,也進一步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讓人感受到山中所蘊含的那種超脫塵世、靜謐隱幽的氛圍,傳達出對避世生活的一種微妙的嚮往和思考 。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