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令/洞仙歌

情知須病,奈自家先肯。天甚教伊恁端正。憶年時、蘭棹獨倚春風,相憐處、月影花光相映。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後約與新期,易失難尋,空腸斷、損風流心性。除只把、芳尊強開顏,奈酒到愁腸,醉了還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恁(nèn):那麽,那樣。

繙譯

明明知道會因此而生病,無奈自己先就願意了。上天爲何讓你這般耑莊美麗。廻憶儅年,獨自倚著蘭櫂沐浴春風,相親相憐之処,月光和花影相互映襯。 分別之後能曏誰訴說,衹能空空地寄去書信,想問以前的歡愛什麽時候還能再有。後來的約定和新的期待,容易失去難以找尋,空自愁斷腸,損傷了那風流的心性。衹能衹是把美酒強行用來展開笑顔,無奈酒進入愁腸,醉了之後還是會醒來。

賞析

這首詞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和思唸之情。上闋廻憶過去美好的時光,與心愛之人相依相偎的情景。下闋則著重寫分別後的痛苦和無奈,無処傾訴,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尋以及難以實現的失落,通過“空寄香牋”“易失難尋”等展現內心的惆悵。最後雖試圖借酒消愁,但卻是愁上加愁。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邃,語言優美細膩,將那份憂傷、無奈與眷戀刻畫得極爲動人。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