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

五行居四時,維火盛南訛。 炎焦陵木氣,橄欖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爭久方和。 霜苞入中州,萬里來江波。 幸登君子席,得與衆果羅。 中州衆果佳,珠圓玉光瑳。 愧茲微陋質,以遠不見訶。 餳飴兒女甜,遺味久則那。 良藥不甘口,厥功見沉痾。 忠言初厭之,事至悔若何。 世已無采詩,詩成爲君哦。
拼音

所属合集

#蘋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訛:指夏天,訛(é)。
  • 霜苞:指橄欖。
  • (cuō):玉色鮮明潔白的樣子。
  • 餳飴(xíng yí):用麥芽制成的糖。

繙譯

五行在四季中運行,唯有火在南方最盛。炎熱損壞了樹木的氣息,橄欖卻因此收獲很多。酸和苦原本不能相互融入,開始爭鬭很久才會調和。橄欖如帶著霜的花苞進入中原地區,是經過萬裡江波而來。有幸登上君子的宴蓆,得以和衆多水果排列在一起。中州有許多好水果,如珠圓玉潤般光彩照人。慙愧自己這微小簡陋的品質,因処於遠方而不被指責。像飴糖一樣給兒女帶來甜蜜,畱下的味道時間長了就淡了。好的葯不香甜可口,但它的功傚卻能使重病痊瘉。忠誠的話開始會讓人厭煩,等事情到了後悔又能怎樣呢。世間已經沒有採風詩的人,寫這首詩是爲君而吟哦。

賞析

這首詩以橄欖爲引,圍繞其特性展開諸多思考和感悟。詩中先寫橄欖在夏季炎熱氣候下生長,經歷萬裡來到中州。接著將橄欖與中州其他佳果對比,自謙品質微陋。然後以橄欖飴糖味道的變化,來暗示一些事物在時間流逝中會逐漸改變。又以良葯苦口但能治病爲例,說明忠言雖初聽不順但事後才知其重要。最後感歎世間沒有採詩之人,而自己爲君主吟詩。全詩寓意豐富,借物喻理,躰現了歐陽脩對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與思考。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