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新茶呈聖俞
註釋
- 建安:地名,今福建建甌一帶,是當時著名的產茶地。
- 矜誇(jīn kuā):誇耀。
- 蟄雷:驚蟄時的雷聲,常象徵着春天萬物復甦。
- 驅龍蛇:此處指茶農在驚蟄前採茶。傳說驚蟄前茶樹有靈異,採茶如同驅使龍蛇般緊張忙碌 。
- 寒癡:形容因寒冷而遲鈍。
- 盈掬(jū):滿握,形容數量少。
- 通犀銙(kuǎ):用犀牛角做裝飾的茶餅。銙,茶餅上的裝飾。
- 窊(wā):凹陷。
- 槍與旗:新茶初發的嫩芽,一槍一旗即一芽一葉。
- 香蒻(ruò):香蒲,這裏指用香蒲地把茶包裹起來。
- 封題斜:茶的包裝題字寫得歪斜,形容匆忙寄茶。
- 乳花:煮茶時水面的浮沫。
- 詩老:指聖俞,即梅堯臣,當時著名詩人,歐陽修好友。
- 淫哇:浮靡不正的音樂。這裏說奏雅樂後再聽淫哇之音不能再被接受,說明好茶帶來的品鑑如同高雅藝術。
翻譯
建安距離京城有三千里之遙,京城在三月就能品嚐到剛上市的新茶。人們的習慣喜好總是爭着搶先來獲取成功、佔得先機,對於各種事物,都以時間早而相互誇耀。
一年中舊年將盡,寒冬臘月即將過去,春天的氣息蠢蠢欲動。驚蟄的雷聲還未響起,茶農們就如同驅趕龍蛇般匆忙開始採茶了。夜裏,山谷中擊鼓喧鬧聲不斷,上千人呼喊叫嚷催促着。
在寒冷中,許多樹木都還像癡睡般沒有甦醒過來,唯有茶樹最先萌發出新芽。由此可知,茶樹是最爲靈性的植物,理應獨自獲得天地間的精華靈氣。
從早到晚採摘的茶葉都還不滿一把。製成的茶餅用犀牛角裝飾,圓圓的且中間有些凹陷。穀雨時節採的所謂「槍旗」茶真是粗鄙啊,數量多卻並不珍貴,就像割下的麻一樣普通。
建安太守趕忙派人寄來新茶,用香蒲包裹着,包裝上的題字都有些歪斜。在泉水甘甜、茶具潔淨、天色美好的時候,邀請友人一同品嚐,在座精心挑選的客人也都十分高雅。
這新茶的香氣清新、色澤鮮嫩,就好像剛剛製成的一樣,絲毫不像從那麼遙遠的地方送來的。停下茶匙,斜着茶盞觀察茶湯的水路,擦亮眼睛望向空中仔細欣賞着煮茶泛起的浮沫。
可憐那些不懂品茶的粗俗之人,拿着貴重的茶餅,用猛火烘烤,就像趴在那兒的癩蛤蟆一樣毫無雅緻。自古以來,真正的好物需要真正懂欣賞的人來品鑑,正好遇到像梅堯臣這樣的詩壇前輩,在品茶時連連發出感嘆。
沒過一會兒,大家一起起身索要酒來喝,這就如同聽完高雅的音樂後再去聽那些低俗的曲調一樣不能接受。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京城嘗新茶的風氣、建安新茶採摘的情形以及品茶的過程和感受。開篇通過「人情好先務取勝,百物貴早相矜誇」點明人們爭嘗新茶是出於好勝和虛榮的心理。接着詳細描寫建安茶農在驚蟄前「夜聞擊鼓滿山谷,千人助叫聲喊呀」的緊張忙碌採茶場景,突出新茶採摘之不易。通過「萬木寒癡睡不醒,惟有此樹先萌芽」讚揚了茶樹的靈秀,得天地英華。在用新茶和穀雨「槍旗」茶對比之後,寫太守寄茶,繼而描繪了高雅的品茶氛圍,「泉甘器潔天色好,坐中揀擇客亦嘉」。然後細膩地展現品茶時候「停匙側盞試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的動作和神態。最後通過將不懂品茶的俗人與詩人對比,強化了唯有真正懂茶之人(如梅堯臣)才能體會到新茶之妙的觀點,全詩在描繪新茶品鑑過程中融入了詩人對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和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