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陶

清言灑灑南華玄,淨社濟濟東林禪。 一陶運甓不揮麈,一陶採菊不種蓮。 愛惜分陰樹志業,盤礴千載希聖賢。 吾評東晉人物藪,惟有二陶真卓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灑灑:形容文辭連綿不斷,表達流暢自然。讀作(sǎ sǎ)
  • 清言:清雅的言談。
  • 南華玄:《南華經》的玄理,《南華經》即《莊子》。
  • 淨社:佛教淨士宗的結社。
  • 濟濟:形容衆多而整齊美好。讀作(jǐ jǐ)
  • 東林禪:指佛教東林寺的禪法。
  • 運甓(pì):典出《晉書·陶侃傳》,陶侃在廣州時,閒時常常把一百塊磚運到屋外,再搬回屋內,以此鍛鍊自己的意志和體力。
  • 揮麈(zhǔ):揮動麈尾。晉代的清談者往往手執麈尾,用來指談論玄學。
  • 分陰:極短的時間。
  • 樹志業:樹立志向和事業。
  • 盤礴(bó):意謂箕踞而坐,表現出一種自由灑脫的態度,也可引申爲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或抱負。
  • 人物藪(sǒu):人才聚集的地方。

翻譯

言辭清雅的談論如《莊子》般玄妙,佛教淨士宗的結社如東林寺的禪法般整齊美好。一個陶氏(陶侃)通過搬磚來磨礪自己而不參與清談揮麈,一個陶氏(陶潛)採菊東籬卻不種蓮。他們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樹立自己的志向和事業,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希望能成爲千年以來的聖賢之人。我評價東晉時期是人才聚集之地,但只有這兩位陶氏人物是真正的卓越不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陶侃和陶潛的描寫,展現了他們各自的特點和品質。詩中用「清言灑灑南華玄,淨社濟濟東林禪」來烘托出一種高雅的文化氛圍,然後分別描述了陶侃的勤奮和陶潛的超脫。陶侃以運甓來鍛鍊自己,體現了他的勤奮和堅韌;陶潛採菊東籬,表現出他的悠然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人認爲他們珍惜時間,樹立志向,追求成爲聖賢,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最後,詩人評價東晉人才衆多,但陶侃和陶潛尤爲卓越,表達了對他們的高度讚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兩位陶氏人物的讚美,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黎廷瑞

黎廷瑞

宋饒州鄱陽人,字祥仲。度宗鹹淳七年進士。爲肇慶府司法參軍。入元,隱居不仕。有《芳洲集》。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