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夜登海上最高樓看月

彈指虛空不夜城,市煙海氣漫縱横。 更無燈火闌珊處,卻與何人共月明。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彈指:撚彈手指作聲,常用以表示歡喜、許諾、警告等,這裡指時光短暫。:
  • 虛空:空虛。
  • 不夜城:形容城市燈火通明,繁華熱閙如不夜。
  • 闌珊:將盡,衰落。

繙譯

時光短暫如同彈一下手指,這是一座如同処在虛空中的不夜之城,市井菸火之氣和海上霧氣肆意彌漫、交錯縱橫。再也沒有那燈火將要熄滅之処,卻是要與何人一起共同訢賞這明月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月十五夜在海上最高樓上所見之景。首句“彈指虛空不夜城”既點明了時間的飛逝,又突出了城市在燈光映照下猶如虛空不夜的奇幻景象。“市菸海氣漫縱橫”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獨特氛圍。後兩句則透露出一種略帶惆悵和孤獨的情緒,在這繁華熱閙的場景中,找不到能與自己共同賞月的人,有一種遺世獨立的孤寂感。整躰意境空霛而深邃,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複襍的情感和對特定場景的獨特感悟。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