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庸庵尚書同年水流雲在圖
少文託卧游,山川照歷歷。
羲之序禊飲,俯仰感陳迹。
人生一過鳥,誰與數毛翮。
達觀愈有戀,用意萬夫特。
摩挲行腳記,泠然適其適。
尚書起荒徼,早通金閨籍。
奇璞那不耀,刮磨出天骨。
聲實蜚巖廊,試艱奮袞職。
敭歷十年間,遂爲國柱石。
碩猷甦瘡痍,讜議杜回遹。
故技富騷雅,性又筇屐癖。
所至括名勝,物象收彩筆。
嵐霧影旌麾,風瀑飛霹靂。
習之南來錄,子美北征什。
最難壎篪外,吟侶挈鸞匹。
氤氳護形影,酬唱斥八極。
窈窕美人倫,半在偕園集。
龍蛇俄起陸,揚塵到溟渤。
事去天莫問,棄甑抽簪笏。
初服海濱居,醒醉有抱膝。
追摹圖百幅,地縮夢痕積。
魂魄未破碎,忍共山河擲。
隱痛觸端倪,孤寄許尋繹。
他年名臣傳,留補史乘逸。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