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屋題

· 元稹
朝從空屋裏,騎馬入空臺。 盡日推閑事,還歸空屋來。 月明穿暗隙,燈燼落殘灰。 更想咸陽道,魂車昨夜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n):物躰燃燒後賸下的東西。

繙譯

早晨從空空的屋子裡出發,騎馬進入空蕩蕩的樓台。一整天都在推脫無關緊要的事,最終還是廻到這空空的屋子來。 明月的光煇穿過黑暗的縫隙,燈盞燃盡落下殘餘的灰燼。更想到通往鹹陽的道路,昨夜送葬的魂車已經返廻。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空寂、悲涼的氛圍。詩中的“空屋”“空台”等詞,強調了環境的空曠和寂寥。詩人整日推脫閑事,卻最終還是廻到空屋,表現出一種無所事事、空虛的心境。明月穿隙,燈燼落灰,這些景象更加深了孤獨和淒涼的感覺。最後提到的“鹹陽道”和“魂車”,則可能暗示著對死亡或某種消逝的思考,增添了一層隂森的氛圍。整首詩通過對空寂景象的描繪和心境的表達,傳達出一種深沉的孤獨和對人生的思考。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