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 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魚龍舞。湘君欲下瀟湘浦。瀟湘浦。興亡離合,亂波平楚。 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魚龍舞:這裏指水波翻動如同魚龍起舞。
  • 湘君:古代傳說中湘水的神靈 。
  • 浦(pǔ):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 平楚:平野。楚,叢木。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 尊酒:一杯酒。尊,通「樽」,酒杯。
  • 端午:農曆五月初五,傳統節日。

翻譯

江面上水波翻動,好似魚龍在起舞。那湘君似乎要降臨到這瀟湘之畔。這瀟湘之畔啊,見證了多少歷史的興亡、人事的離合,只見那紊亂的水波,襯着遠處的平野。 我獨自一人,沒有美酒來酬謝這端午佳節。我移船靠近,來聆聽明山的雨聲。那明山的雨聲啊,我這頭髮花白的孤獨旅人,在這洞庭湖邊,不禁懷古傷今。

賞析

這首詞以景開篇,「魚龍舞」描繪出江水翻騰的澎湃之景,營造出奇幻而宏大的氛圍。「湘君欲下瀟湘浦」引入神話元素,爲詞增添了幾分神祕色彩,同時借神話烘托出一種幽渺深沉的氛圍。「興亡離合,亂波平楚」將自然景象與歷史的興衰、人事的變化相融合,視野開闊且意境雄渾,讓人感受到歷史滄桑變遷的沉重。下闋「獨無尊酒酬端午」點明時間是端午節,卻獨自一人且無酒相伴,寫出了詞人的孤獨與落寞。「移舟來聽明山雨」描繪出一幅靜謐且略帶孤寂的畫面,詞人在孤獨中似乎只能借聽雨聲來排解內心的情緒。最後「白頭孤客,洞庭懷古」直抒胸臆,將自身白髮蒼蒼、孤獨漂泊的形象與洞庭湖的浩渺結合,在懷古的思緒中,流露出對過往人事的感慨、對歷史變遷的無奈以及身世飄零的嘆惋,情感真摯深沉,意味悠長。整首詞情景交融,於壯麗的自然景觀描寫中抒發人生感慨與對歷史的沉思,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

陳與義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爲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