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家中

風雨吳江冷,雲天故國賒。 扶頭呼白酒,揩眼認黃花。 客夢蛩聲歇,邊心雁字斜。 明年又何處,高樹莫啼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 吳江:水名,在今江蘇省南部。 賒(shē):遠 ,這句意思說故鄉遠在雲天之外。
  • 扶頭:形容醉後狀態,也指易使人醉的酒。
  • 黃花:指菊花,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
  • 蛩(qióng):蟋蟀。
  • 邊心:指對邊地戰事的關心。 雁字:大雁飛行時排列成行,像「一」字或「人」字。

翻譯

重陽節這天,吳江風雨交加,透着陣陣寒意,遙想雲天之外,故鄉是那麼遙遠。我喝着能醉人扶頭的白酒,擦拭着眼眸,辨認着那盛開的菊花。在異鄉的客夢隨着蟋蟀的叫聲停歇了下來,心中又牽掛着邊地的戰事,看着天邊傾斜的雁陣排成「人」字或「一」字。不禁想到明年的這個時候又會在何處,高大的樹上啊,不要啼叫着讓人厭煩的烏鴉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重陽節的複雜情感。首聯通過描繪吳江風雨的清冷,與遙不可及的故鄉形成鮮明對照,奠定了全詩孤獨、思鄉的基調。頷聯中「扶頭呼白酒」體現出詩人借酒消愁的狀態,而「揩眼認黃花」細緻地描繪出詩人辨認菊花的神情,凸顯他內心的寂寥。頸聯「客夢蛩聲歇,邊心雁字斜」,前句表現出客居他鄉、夢被蛩聲打斷後的惆悵,後句則借雁陣表達出對邊地戰事的關切,拓寬了詩歌的意境。尾聯「明年又何處,高樹莫啼鴉」把詩人對未來漂泊無定的憂慮,以及對聒噪之音的厭煩情緒刻畫得入木三分。整首詩情景交融,將詩人在重陽節時的懷鄉之情、對邊事的擔憂以及身世之感巧妙地融合,情感深沉真摯,引人共鳴。

陳與義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爲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