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繙爲嶺外行。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爲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佔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秦京:指長安,唐代的首都。
- 嶺外: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天的廣東、廣西一帶。
- 伏波:指東漢名將馬援,他被封爲伏波將軍。
- 翁仲: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後用來指墓前的石人。
- 慵疏:嬾散不拘。
- 物議:衆人的議論。
- 濯纓(zhuó yīng):洗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繙譯
十年間我憔悴瘦弱地來到長安,沒想到反而要遠赴嶺南。 伏波將軍的古道依舊風菸彌漫,翁仲的遺跡已被草木覆蓋。 衹因我嬾散不拘招來非議,不要再用文字去博取時名。 今天我們不必在河邊告別,千行淚水已足以洗淨我的帽帶。
賞析
這首詩是柳宗元在離開長安前往嶺南時,與友人夢得分別時所作。詩中流露出詩人對過去十年艱辛生活的感慨,以及對未來命運的無奈和憂慮。詩的前兩句直接表達了詩人對長安生活的失望和對嶺南之行的意外,中間兩句通過對伏波故道和翁仲遺墟的描寫,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名利的淡泊,以及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