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秋氣集南澗,獨遊亭午時。
迴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孤生易爲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秖自知。
誰爲後來者,當與此心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亭午:正午。
- 羈禽:被束縛的鳥。
- 淪漪:微波,水生細紋。
- 去國:離開國都。
- 索寞:即「寂寞」。
- 秖(zhǐ):同「只」,僅僅。
翻譯
秋天的氣息積聚在南澗,獨自在正午時分遊玩。迴風吹來一陣蕭瑟之聲,樹林的影子長久地參差不齊。纔來到這裏好像有所收穫,稍微深入就忘卻了疲倦。被束縛的鳥在幽深的山谷中鳴叫,寒冷的水藻在微波中舞動。離開國都靈魂已經遠去,懷念他人淚水白白流淌。孤獨的生命容易被觸動感慨,迷失道路很少有適宜的。寂寞地究竟是爲了什麼事,徘徊也只有自己知道。誰是後來的人,應當與我有這同樣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作者在南澗的遊覽展開。詩中描繪了南澗的秋景,以及由此引發的種種感慨。開頭描繪秋氣籠罩南澗,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然後描述了在林中的感受,如蕭瑟的迴風和參差不齊的林影。接着寫遊玩中的所聞所見,將自然與內心的孤獨迷茫交織。「去國魂已遠」等句,表達了離開朝廷後的失落與懷人之思。詩中既描寫了自然之景,也抒發出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孤獨、寂寞、迷茫與傷感相互交織,體現出詩人仕途失意、身處困境的心境。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簡潔優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