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灘

一灘橫我前,一灘落我後。 巨石何礧礧,拱向若迎候。 大江日東馳,勢若萬馬驟。 崩奔聲喧豗,欲與萬石鬥。 初疑坤輿翻,又訝溟渤漏。 舟行稍弗戒,頃刻不可救。 叮嚀篙師力,默祈鬼神佑。 昔人訓垂堂,入坎敢自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灘(tān):河流中的淺灘,水流較緩的地方。礧礧(léi léi):形容巨石嶙峋的樣子。坤輿(kūn yú):指地球。溟渤(míng bó):古代傳說中的兩大海洋。篙(gāo):船上用來撐船的工具。

翻譯

十八灘 一道淺灘橫在我前方,一道淺灘落在我身後。 巨大的石頭嶙峋屹立,彷彿在迎接着我。 大江奔流向東駛去,勢如萬馬奔騰。 水流衝擊聲響亮喧鬧,彷彿要與千萬塊石頭搏鬥。 起初我以爲地球翻轉,又驚訝於溟渤兩海泄漏。 船隻行駛時稍有不慎,瞬間已無法挽回。 我叮囑船工用力撐篙,默禱鬼神保佑。 古人教誨代代相傳,進入險境也敢自我責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大江中航行時所遇到的險境和挑戰,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力量,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困境的勇敢面對和自我反省的態度。作者運用豐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寫,使詩意深遠,意境優美。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