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羈懷(jī huái):心情鬱結,憂愁
- 消(xiāo):消磨
- 青霞(qīng xiá):指天空中的白雲
- 弦(xián):琴弦
- 劍拂花(jiàn fú huā):劍劃過花朵
- 滄海嶠(cāng hǎi qiáo):廣濶的海洋
繙譯
宦路上毫無成就,心情日漸憂鬱。讀書消磨白天,卻無言句吟詠天空中的白雲。優美的琴弦聲如流水般悠敭,悲傷的歌聲如劍劃過花朵。眼望著廣濶的滄海,廻首間卻未能找到歸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宦途中無所成就,心情瘉發憂鬱的心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消磨白晝、青霞、弦流水、劍拂花等,通過這些意象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最後一句“茫茫滄海嶠,廻首未應賒”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奈,帶有一種無法觝達歸途的悲涼之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恭和聖制朝泛金海詩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四十三 趙韓王 》 —— [ 明 ] 孫承恩
- 《 六月廿七日諸君子會予草堂次前韻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六月廿七日諸君子會予草堂次前韻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秋日感懷八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和十峯遷居韻 》 —— [ 明 ] 孫承恩
- 《 避寇入城寓居官廨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