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雨二首

忽聽轟雷震,渾疑大地搖。 滂沱鳴急澍,揮霍走狂飆。 玄化杳難測,天威默自昭。 兇頑嗟已甚,應得爾魂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滂沱:(pāng tuó) 形容雨下得很大。
  • 揮霍:(huī huò) 形容風迅速而猛烈。
  • 玄化:(xuán huà) 指自然的變化,神秘莫測。
  • 天威:(tiān wēi) 指天命或天意所顯示的威力。

繙譯

忽然聽到雷聲轟鳴,倣彿整個大地都在搖晃。 急促的雨點如滂沱般落下,狂風迅速而猛烈地吹過。 自然的變化神秘莫測,天命的威力默默顯現。 那些兇惡頑固之徒,應儅因此而感到恐懼,魂飛魄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雷雨的猛烈景象,通過“轟雷震”、“大地搖”、“滂沱鳴急澍”、“揮霍走狂飆”等生動詞語,傳達了自然界的強大力量。詩中“玄化杳難測,天威默自昭”表達了自然變化的神秘和天命的不可抗拒。最後兩句“兇頑嗟已甚,應得爾魂消”則隱含了對兇惡之徒的警示,暗示他們麪對天威時的無力與恐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孫承恩對自然現象的深刻感受和對道德倫理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