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八詠讀書堂

小結作屏幃,翠色日蔥茜。 宛宛如雲屯,亭亭當戶見。 常凌風雨交,不逐朝暮變。 深秋搖落時,猶可勝一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áng):指書房。
  • 翠色(cuìsè):翠綠的顏色。
  • 蔥茜(cōngsī):形容植物繁茂的樣子。
  • 宛宛(wǎnwǎn):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
  • 雲屯(yúntún):雲聚集的樣子。
  • 亭亭(tíngtíng):形容挺拔的樣子。
  • (shèng):勝過,超過。

翻譯

在東園的書房裏,小結作的屏風屏幃,翠綠的顏色像是植物繁茂的景象。彷彿雲朵聚集,挺拔的樣子清晰可見在門前。常常經歷風雨的洗禮,卻不受白天黑夜的變化所影響。到了深秋風吹落葉的時候,依然能夠勝過一面美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讀書堂的景象,通過對屏風、翠色、雲屯、亭亭等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寧靜、清新的氛圍。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讀書堂安靜、恆久不變的嚮往,同時也暗示了讀書的過程就如同這些景物一樣,需要恆心和堅持,才能取得勝利。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