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感四首

牛性不司夜,犬力不任耕。 鉛難鑄作劍,杙豈勝爲楹。 致用苟越分,懷羞堪拊膺。 驅駑駕遠道,縱葦濟滄瀛。 所憂在顛溺,旦夕爲怔怔。 奈何相逢者,猶懷欣羨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牛性不司夜:牛的本性不適合夜間工作。
  • 犬力不任耕:狗的力量不適合耕作。
  • 鉛(qiān):一種金屬元素,易熔化。
  • 杙(yì):木製的楔子,用於支撐。
  • 楹(yíng):門楣。
  • 致用苟越分:達到目的只要超越別人。
  • 懷羞堪拊膺:心懷羞愧,可拍打胸膛。
  • 驅駑駕遠道:鞭策懶惰的馬,趕往遙遠的路途。
  • 縱葦濟滄瀛:穿越蘆葦,渡過大海。
  • 顛溺(diān nì):顛簸沉溺。
  • 怔怔(zhèng zhèng):茫然失措。
  • 欣羨情:羨慕喜悅之情。

翻譯

四首寓言 牛不適合夜間工作,狗的力量不足以耕種。 鉛難以鑄成劍,木楔怎能勝任門楣的支撐。 只要達到目的,超越他人即可。 心懷羞愧,可拍打胸膛。 鞭策懶惰的馬,趕往遙遠的路途。 穿越蘆葦,渡過大海。 顛簸沉溺,茫然失措。 相逢之人,仍懷着羨慕喜悅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牛、犬、鉛、杙等事物的比喻,表達了人生中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態度。作者借物言志,警示人們要勇敢面對困難,超越自我,不要被困境所困擾,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才能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整首詩意境深遠,啓人深思。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