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庸愚(yōng yú):指平庸愚昧。
- 藥籠參(yào lóng shēn):指庸俗之人。
- 晝暝(zhòu míng):指白天和黑夜。
- 香篆(xiāng zhuàn):指香爐和印章。
- 金闕(jīn què):指皇宮。
- 晨趨(chén qū):指早晨趕往。
- 響佩(xiǎng pèi):指鏗鏘的佩玉聲音。
- 健鶻(jiàn hú):指健壯的鷹。
- 摶秋雲(tuán qiū yún):指飛翔在秋天的雲中。
- 漢闊(hàn kuò):指廣闊的漢水。
- 長鯨(cháng jīng):指巨大的鯨魚。
- 跋浪(bá làng):指衝破海浪。
- 圖報(tú bào):指報答。
- 遺編(yí biān):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翻譯
在盛世中,儲備着許多才華,卻也禁錮了很多庸俗之人。在玉堂中,白天和黑夜的香爐和印章交替,皇宮的早晨傳來鏗鏘的佩玉聲音。健壯的鷹在秋天的廣闊漢水中飛翔,巨大的鯨魚衝破海浪,海天深邃。這一生要報答前人的智慧,獨自面對前人留下的萬古心靈之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感慨和對自身使命的思考。盛世中既有儲備才華的人,也有被禁錮的庸俗之輩,反映了社會的複雜和矛盾。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玉堂、金闕、健鶻、長鯨等,展現出作者對於時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最後一句表達了作者對前人智慧的尊重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表現出一種對歷史的承傳和對人生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瑞鶴仙 · 壽陸東湖尊堂太君 》 —— [ 明 ] 孫承恩
- 《 和許鬆皋太宰宮僚宴集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舟中夜起 》 —— [ 明 ] 孫承恩
- 《 錢塘侯崇禮至有詩因和答 》 —— [ 明 ] 孫承恩
- 《 送沈立齋赴吉安博士 》 —— [ 明 ] 孫承恩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初度自壽十三首中呂玉娥兒 》 —— [ 明 ] 孫承恩
- 《 七月廿七日借曹錦溪舟出郭小泛戲作呈舟主一笑二首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