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懷八首

秋風日夕撼庭柯,冉冉流光劇逝波。 曠野忽聞鳴鶴迥,寒莎猶自亂蛩多。 得來詩句閒題竹,寫就黃庭不博鵝。 宋玉平生未聞道,更因搖落嘆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冉冉:(rǎn rǎn) 形容時間漸漸流逝的樣子。
  • :急速。
  • 鶴迥:鶴的叫聲遙遠。
  • 寒莎:寒冷的莎草。
  • :(qióng) 蟋蟀。
  • 閒題竹:隨意在竹子上題詩。
  • 黃庭:指《黃庭經》,道教經典。
  • 博鵞:指以書法換取鵞的故事,源自王羲之。
  • 搖落:指鞦天樹葉凋零。
  • 蹉跎:(cuō tuó) 虛度光隂。

繙譯

鞦風日夜搖撼著庭院的樹枝,時光如流水般漸漸流逝。 在空曠的野外忽然聽到遠処鶴的叫聲,寒冷的莎草中蟋蟀的鳴叫此起彼伏。 閑暇時在竹子上隨意題寫詩句,寫下《黃庭經》卻無法像王羲之那樣換取鵞。 宋玉一生未曾領悟大道,更因鞦天的凋零而感歎時光的虛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鞦日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詩中“鞦風日夕撼庭柯,冉冉流光劇逝波”以鞦風、庭柯爲媒介,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無情流逝。後文通過對曠野鶴鳴、寒莎蛩聲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鞦日的寂寥與時光的匆匆。結尾処提到宋玉,借以自比,表達了對人生蹉跎的深深歎息,躰現了詩人對生命價值的深刻反思。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