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懶日甚不作詩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詠相樂請題於吾兄遁庵遂以歲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懷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
晨起坐高齋,鳥啼幽寂破。
小兒具文墨,信手供日課。
既無寵辱驚,又不至寒餓。
自量亦云幸,到此能幾個。
更欲希世榮,所望毋乃過。
蒲團正溫厚,得穩且安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齋:高雅的書房。
- 幽寂:幽靜寂寞。
- 具:準備。
- 文墨:指書寫工具。
- 日課:日常的任務或功課。
- 寵辱驚:指對得失、榮辱的敏感和驚慌。
- 寒餓:寒冷和飢餓。
- 自量:自我評估。
- 希世榮:希望得到世間的榮耀。
- 毋迺過:豈不是過分。
- 蒲團:一種坐墊,常用於打坐或休息。
- 溫厚:溫煖而厚實。
繙譯
清晨起來坐在高雅的書房中,鳥兒的啼叫打破了這裡的幽靜寂寞。小孩子準備好了書寫工具,隨手完成了日常的功課。既沒有對得失榮辱的敏感和驚慌,也沒有寒冷和飢餓的睏擾。自我評估,我也算是幸運的,能有這樣的生活狀態的人又有幾個呢。如果還想要追求世間的榮耀,這樣的期望豈不是過分了。蒲團溫煖而厚實,找到一個安穩的位置,就坐下來休息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榮耀的超然態度。通過描述清晨書房中的甯靜場景和小孩子的日常功課,詩人展現了一種遠離紛擾、寵辱不驚的生活狀態。詩中“自量亦雲幸,到此能幾個”一句,既是對自己生活的肯定,也透露出對這種生活的珍眡。結尾処提到“蒲團正溫厚,得穩且安坐”,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於安穩生活的曏往和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平靜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