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竹

· 宋褧
京華廿載看畫竹,今見羣筍森階前。 錦繃初苞已挺特,筠粉半落尤清妍。 何人炎歊弄團扇,有客風露爲華筵。 平安不待綱維報,軒車未膏日周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華:指京城,這裏特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廿載:二十年的意思。
  • :茂密,繁盛。
  • 錦繃:形容竹筍外皮色彩鮮豔,如同錦緞包裹。
  • :指竹筍的嫩芽。
  • 挺特:挺拔特別。
  • 筠粉:竹子上的粉末,新竹初生時,表皮有白色粉末。
  • 半落:指筠粉未完全脫落。
  • 清妍:清新美麗。
  • 炎歊:酷熱的天氣。
  • 團扇:圓形的扇子,常用於夏天扇風取涼。
  • 風露:風和露水,這裏指涼爽的夜晚。
  • 華筵:盛大的宴席。
  • 綱維:維繫,這裏指竹子的生長狀態。
  • 軒車:華美的車,這裏指代繁忙的社交活動。
  • :潤滑,這裏指給車軸上油。
  • 周旋:應酬,交際。

翻譯

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年,我常常欣賞畫中的竹子,如今看到階前茂密的竹筍,感到新奇。這些竹筍外皮鮮豔,如同錦緞包裹,初生的嫩芽挺拔特別,竹子上的粉末雖未完全脫落,卻顯得清新美麗。

在酷熱的天氣裏,有人拿着團扇扇風取涼,而在涼爽的夜晚,我卻享受着盛大的宴席。我不需要等待竹子的生長狀態來報告平安,因爲我已經遠離了那些繁忙的社交活動,不再需要給車軸上油,四處應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竹筍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繁華都市生活的疏離感。詩中「錦繃初苞已挺特,筠粉半落尤清妍」生動描繪了竹筍的美麗,而「平安不待綱維報,軒車未膏日周旋」則反映了作者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繁瑣社交的厭倦。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寧靜生活的情懷。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